融中財經VC:數字會說話——印度正生活在風險資本和私募基金的黃金時代,數不清的機構們忙著撒錢,A輪融資的規模已經膨脹到了1億美元,隨著風投的轉向,有行業在一夜之間跌入寒冬。
但作為操盤手的風險投資家們往往樂于藏在幕后。他們喜歡讓自己的投資(不管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)來代替他們說話。每天都有大量的投資公告發布,但很難觀察到風險投資者所遵循的模式和策略。
我們收集了2017年至2019年(至9月15日)這一時期內風險投資者投資的數據,一窺印度風投市場的趨勢。數據來自于研究公司Zinnov和數據分析平臺Tracxn。
以下是我們從數據中看到的幾大趨勢。
有趣的是,在排名前50位的投資者中(按交易數量計算),風投參與1000萬美元以上投資的數量,比去年增加了38%。這還僅僅是2019年的前9個月與2018年全年數據的比較。
圖注:圖中包含了所有的投資,包括領投和參投。
在新投資者中,迄今為止投資力度最大的是紐約資產管理公司Falcon Edge Capital,該公司在2018年全年僅做出了一筆投資,而今年已經出手五次了。
除了對出行平臺Ola和分類廣告平臺Quikr等獨角獸公司的投資外,Falcon Edge的印度投資組合還包括金融科技(Mswipe)、AI和房地產。
B Capital Group是一家由波士頓咨詢集團(Boston Consulting Group)支持的基金公司,通常投資于處于早期擴張階段(即B輪和C輪)的B2B公司。在B2B領域,他們投資了包裝公司Bizongo和貨運服務提供商BlackBuck。他們也是PoS服務提供商Mswipe的投資者。
總部位于中國的高瓴資本集團(Hillhouse Capital Group)在2018年之前幾乎沒有什么投資。但今年,它已經參與了五次投資,包括兩輪大規模的融資——B2B電子商務平臺Udaan(與Altimeter、騰訊等共投資5.85億美元),和信用卡管理平臺Cred(1.2億美元)。Cred是一家專注于金融科技領域的公司,為信用卡賬單支付提供便利服務。
紅杉和Accel這樣的風投巨頭似乎在增長方面缺席了。這是因為,它們在印度一直很活躍,年交易增長率不可能達到三位數。
以下是2019年印度十大最活躍的投資者。
過去三年,紅杉資本和Accel一直都坐在前三的位置。但確實可以觀察到,在2017年和2018年刻意放緩之后,且私募投資負責人Lee Fixel在2019年3月離職后,Tiger Global正在迅速“回歸”。此外,SAIF的投資也明顯放緩,從去年的第三位跌至今年的第七位。
通常來說,規模5億美元以上的融資是罕見的。自2017年以來,只有6家公司能夠做到這一點,其中3家在2017年出現,在目前為止2019年只出現了一家公司。但在估值很高的獨角獸IPO遇阻后,此類大型融資的數量及其規模都有所減少。
除了Udaan的5.85億美元融資(在2019年10月宣布),今年獨角獸公司的前景就相當黯淡了。Udaan的這輪融資,也是風投公司向B2B初創公司轉向的一個指標。
2016年,印度政府允許100%的外國直接投資進入B2B在線市場。當投資者開始在B2B領域尋找下一個Flipkart時,B2B公司也開始在風險投資里分蛋糕。Udaan在B2B競爭中擊敗了競爭對手Ninjacart和Jumbotail。它籌集了足夠的資金,成為了印度發展最快的公司,也進入了獨角獸俱樂部。
無論是籌集的資金總量還是交易的數量,消費互聯網一直都是熱門領域。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減少令人驚訝,在2017年時,金融科技還曾經能夠吸引到第二大的投資,但它卻無法在2018年或2019年進入前五名。
自2018年以來,教育科技的迅速崛起是顯而易見的。2019年的突破性行業似乎是健康科技,它首次進入前三名。
在消費互聯網領域,Flipkart在2017年8月的J輪融資,從軟銀的愿景基金、騰訊和其他公司籌集到了15億美元,是一個高點。從那以后,無論是交易數量還是融資金額,該賽道在2018年和2019年的融資都在減少。這些明確的跡象表明,這一賽道已經到了擴大和整合的時候了。
金融科技領域,自從Paytm在2017年進行了一輪14億美元的融資之后,幾乎沒有其他太大的風浪。這是因為,這一領域的另外兩個重要參與者——谷歌支付和PhonePe,他們自身都有強大的資本支持。再加上印度非銀行貸款市場的信貸緊縮,那些金融科技貸款公司似乎也失去了吸引力。
在食品科技領域,2018年12月Swiggy籌集的10億美元資金引發了一場外賣賽道的淘金熱。同一年,其主要競爭Zomato從螞蟻金服和支付寶分別籌集了2億美元和2.1億美元。除了這兩家公司,“云廚房連鎖品牌,如RebelFoods(3.0158億美元)和Freshmenu(2445萬美元)也籌集到了資金。
在教育科技領域Byju’s于2018年12月從Naspers籌集了3.264億美元。隨后,其他一些教育科技初創公司也籌集到了可觀的資金,打破了人們的刻板印象——教育是一個很難吸引大規模風投的行業。
在健康科技領域,健康與健身應用Curefit成為了健康領域的領跑者。該應用提供各種服務,從線下健身課程到在線視頻,再到健康食品。繼2018年籌集1.2億美元之后,該公司于2019年7月又籌集了7500萬美元。醫療保健行業則被1mg、Netmeds等在線市場主導。
版權聲明:
來源及作者標注為融中財經或融資中國的文章為本站原創文章,如需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微信RZZG2006。
其他署名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融中財經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而刊發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